欢迎访问江西新闻热线  今天是 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实验激智,实践育人——24年初中化学新教材新在哪里(二)

实证启迪求真

模型感悟抽象

质疑催化创新

实践融合创造


优化实验——安全意识、实证推理、变量控制、对比分析

科学实践是这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加强实验探究,增加跨学科实践活动等实践性的活动设计,目的是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强化实践育人,让学生在做科学中提升学科素养。

  • 培养实验安全意识,筑牢安全屏障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安全提示:增加了实验安全图标及说明,重视实验安全。

更新了危险化学品标志


给物质加热:

新增:

表述有所变化,突出安全问题,图示更加直观清晰,便于学生认识操作要点,图示的文字说明更详细,图文并茂。


  • 让实验更加科学规范,指向素养目的,可操作性强(第一单元详讲,其他略讲)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实验1-1:将旧版教材 中实验 “胆矾的研碎” 更换为 “石蜡的熔化” ,


更换的 可能原因 : 胆矾研磨成粉末的过程中,表面颜色变浅,出现白色,胆矾失水,很难给学生解释清楚。石蜡的熔点大约是60℃左右,热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变成液态,状态改变,现象明显,易于分析。

新增了 “图1-3”和新换了“图1-4”。 实验记录中将(1)变化后的物质列:液态的水改为:气态的水(水蒸气)(2)胆矾的研碎实验内容更换为“石蜡的熔化”,有助于实验的操作与现象的记录。



新增了方法导引: 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描述,引导学生学会对化学实验进行观察与描述。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

内容调整:“走进化学实验室”在前,“走进科学探究”在后;删除“对人体吸入的空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一、走进化学实验室:

把 “药品"都改为"试剂”, 更科学规范。

删除了旧教材P21实验1-5"用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探究三层火焰的温度高低”,火焰的温度高低实验不够严谨,也不是本课题重点。

新教材P19实验1-5中试管夹的位置改为了:夹在距试管口1/4~1/3处。

仪器装置的连接:

将“胶皮管"都改为"乳胶管”。

二、走进科学探究

新增了科学探究的定义: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探究的标题改为: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

实验内容变化:删去了“是否溶于水”、“各层火焰的温度高低”、图“蜡烛火焰各层温度比较”。

步骤(3)中新增: 蜡烛熄灭后,其颜色、长度等与点燃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改为“思考与讨论”


修改的目的可能有: 弱化该实验的地位 ,很多教师不停地挖掘该实验的改进方案,定量计算,误差分析等,偏离了教学目的。正确认识该实验的功能:通过实验证明 空气是大概由两种性质不同的气体组成(定性),以及粗略的测定氧气的含量(定量)。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认识空气成分而不在氧气的含量,知道气压差原理的应用。

新教材后面增加了“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数字化实验 ”,可以精确测定氧气的含量。


制取氧气:

新教材删去了“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氯酸钾是一种危险品,易爆炸,习题里也都不涉及氯酸钾。


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探究活动之后增加了“方法导引”,让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设计实验要基于探究目的而去寻找证据。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前2个实验图改用了电子秤,更直观更精确。



实验方案一:红磷燃烧实验改为了 铜粉和氧气反应 ,红磷属于危险品、管控品。

实验方案二: 铁与硫酸铜反应,新教材用的是 铁丝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同时改为了 密闭体系, 突出了质量守恒验证实验装置密闭的重要性 。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实验6-2】木炭还原氧化铜图中增加了弹簧夹, 增加了 操作:在加热结束时,先撤出导管,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防止倒吸),再停止加热。


课题2 碳的氧化物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删去了“喷稀醋酸”


课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方法导引”总结了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增加了 :确定原理时,需要综合考虑反应的速率大小,产生的气体是否易于收集、是否纯净,实验操作是否简单、安全,实验过程是否会产生污染,以及试剂的价格等因素。如有必要,还应考虑除去杂质的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等。促进学生的理解。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燃烧的条件探究实验,以【问题】开始, 增加了 【预测】 ,遵循探究的完整过程,白磷属于危险品、管控品,允许以播放视频的形式代替演示实验。方法导引 增加了 控制变量的说明。



实验活动4 燃烧条件的探究

实验用品将旧教材中乒乓球和滤纸改为了小木块和小煤块进行对比实验。

从2017年开始,乒乓球材料改用ABS塑料,是一种强度高、‌韧性好、难燃烧的热塑型高分子材料,原来的赛璐璐已经禁止使用。



  • 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新增了“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放在指定地方如试管要倒扣在试管架上”“实验完毕,应及时整理实验台和实验室,彻底清洗双手,确认水、电等关闭后离开实验室”。

探究的标题改为: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 增加了 【问题】, 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带着目的进行探究。


探究(或实验)报告的格式有改变,让学生规范实验过程。



  • 新增了10个跨学科实践活动 :


第二单元末:跨学科实践活动1 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与使用;

第三单元末:跨学科实践活动2 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历程;

第四单元末:跨学科实践活动3 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

第五单元末:跨学科实践活动4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

第六单元末:跨学科实践活动5 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

第七单元末:跨学科实践活动6 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

下册第八单元末:跨学科实践活动7 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

第九单元末:跨学科实践活动8 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制盐;

第十单元末:跨学科实践活动9 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第十一单元末:跨学科实践活动10 调查我国航天科技领域中新型材料、新型能源的应用。

课标要求至少用总课时10%的课时来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在现有的课时量和学生的学习作业强度来看,尤其还有考试压力,实施是非常有难度的,很可能费力不讨好,对中考的影响有多大很难分析。


做实验好玩

做研究费劲

科学素养

跨学科实践

路漫漫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江西新闻热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